鈉電池核心材料梳理:盤點競爭格局!
發布時間:2023-01-11 來源: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 分享到:
·普魯士白:和容百科技合作,150-160Wh/kg,1+k圈·層狀氧化物:和振華新材合作,鐵酸鈉,120-130Wh/kg,2k~3k圈,3-4k圈(溫和放電倍率 0.2-0.3C)·聚陰離子材料:未作測試,類似于磷酸鹽材料,材料比較穩定,壽命比較高,導電性能差,成本高·價格:中科海納(傳藝科技)會低(Cu/Fe錳酸鈉,預計15萬元/噸);C:普魯士白和層狀氧化物 20萬元/噸*專家認為正極廠具備先發優勢:雖然設備通用,但是參數調控需要時間積累。·原料:硬碳1)品質好的是酚醛樹脂;2)瀝青或者用的是天然的高分子(花生殼等)·生產的核心難點:高溫熱解,碳化溫度+材料的適用性會影響孔的結構1)硬碳的層間距大于軟碳的層間距大于石墨層間距→Na半徑大,因此硬碳更適合·克容量(mAh/g):硬碳~400左右;軟碳300-350左右·6F添加比例:12%(初期控制在10%,少用一些可以降低成本),已經經過驗證·6F價格:實際由于量少,現在大概在50+萬元-70萬元/噸·C直接買的化學試劑公司(天賜材料反饋可以按照已有的六氟磷酸鋰的工藝來做)。12-13微米鋁箔,鼎盛新材,單耗600-700t·粘結劑:不變。層狀氧化物和三元對水的敏感性一致;·CNT:鈉離子電池的成本考核而言,不太采用CNT。·鈉離子電池成本(樣品)和鋰三元電池(中鎳,45萬元)成本一致~0.7元/Wh2、負極(3-5萬元):能耗更低,制造成本比石墨更便宜;*若鋰價回落正常,鐵鋰可回落至0.5元/Wh(參照2020年)現在沒有,寧德時代·CATL現在定位和LG、BYD是對手,但是沒有把中科海鈉視為對手。中科海鈉的節奏是快的,量產出貨也得一年,CATL真正和ZKHN比拼,因為鋰電池和鈉電池的產線一致,只需要轉產即可。去年定2022年量很大,后面調整了,包括鈉電池想GWh級別在2023年量產,但是實際上不會,但如果Li價持續上漲,因此會調配更多資源做修正,會不斷做決策調整(每月調整)。過去8個月鈉電動作比之前幾年的動作更快。如天然石墨的動作也是更快的,因為人造石墨化費用高,但是目前放緩了,因此鋰價繼續高,鈉電就會加速,但是如果鋰價回落,鈉電就會一拖再拖,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成熟度高于鈉電池,因為示范性項目數量高于鈉電池項目(ZKHN只有100kWh的鈉電項目),但是液流電池響應速度慢,適用于長時儲能,想象空間小。液流電池設備也貴,推薦火起來的原因是前段時間儲能政策文件是三元不能用,鈉硫不能用,只能用鐵鋰、鈉、液流電池。二、富Li錳基(xli2MnO3·(1-x)LiMnO2):【供貨商:漢堯】進度慢于錳鐵鋰但快于鈉電池,雖然錳的相變和絕緣性還是有體現,壽命和倍率性能很差,但具體應用終端也是和三元混用(比例類似于錳鐵鋰,10~30%)。·當下比以前好的進展,在給客戶送樣和推薦這件事,但是客戶沒有明確的回復(沒有定點,也沒有訂單),預計明年有機會上量。·復合材料,焊接強度低有所優化。價格還是比Cu箔貴,現在復合Cu箔用還是會用,但是2025年不可能做到50%,還是作為中高端產品在應用,順利的情況下明年有產品出來,說不準又會延后。·送樣廠商:金美、萬順新材(雙星新材,還沒有送樣過來,待check)4.5微米Cu箔不能再往下做的原因是:做的很薄之后,強度很低,容易斷帶復合Cu箔:高分子PET有4-5微米,兩側各鍍上1微米的Cu(現在兩側各1微米是電池廠提出的需求,加起來2微米能夠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