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磷化新材料:競逐新能源電池材料與現代磷化工“雙賽道”
2月8日,貴州磷化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副主任工程師左權關注著生產線的運轉,他說:“春節期間,公司生產線沒停,目前4萬噸磷酸鐵生產線上有300多名工人?!?/span>
在公司倉庫,1000噸電池級磷酸鐵裝在白色的包裝袋里,等待運輸。
貴州磷化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松介紹,該公司4萬噸磷酸鐵項目總投資4.2億元,2022年4月20日竣工,5月20日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并生產出合格產品,供應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貝特瑞等企業。
“雖然產品暢銷,但我們對于行業的發展必須有超前眼光。目前公司4萬噸磷酸鐵項目正一邊生產一邊提質升級?!眳撬烧f。
早在2017年9月,貴州磷化集團年產0.5萬噸磷酸鐵實驗裝置投產,隨著產品的暢銷,2021年,貴州磷化集團下屬企業貴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成立了控股子公司貴州磷化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加速推進4萬噸磷酸鐵項目。
項目建成不足一年,且產銷兩旺,為何迫切需要提質升級?
吳松介紹,公司根據貴州磷化集團強化新能源材料“首位戰略”,圍繞貴州磷化集團的五大業務板塊實施“5351”產品戰略工程,進一步鞏固磷精細化工、氟碘硅等磷礦共伴生資源利用、磷化工副產物產業化利用等領域的技術和中上游供應鏈全球領先地位,發展成為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的磷系新能源材料及氟系電解質生產供應商,并吸引下游電池材料產業集群式發展,同步大力發展濕電子化學品和特種氣體產業,打造具有貴州特色優勢的新能源電池材料與現代磷化工“雙賽道”。
記者還看到,一塊400余畝的場地已經完成了場平。公司20萬噸磷酸鐵項目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十四五”期間,該公司預計投資46.08億元,形成24萬噸磷酸鐵、10萬噸磷酸鋰規模,預計營業收入190億元,帶動就業約400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曉琳 莫宇